(通讯员 柴英博 刘杨)4月25日下午,由教务处组织的2024-2025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在大礼堂召开,彭庆文副院长作教学改革愿景方案的报告,教务处处长、科研处处长分别作AI辅助业务工作的经验分享,二级学院的代表老师作职业模块化课程的交流汇报。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1 全体教师参加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职业模块化课程的交流汇报。来自体艺学院的王伟老师分享了《高尔夫球童服务技能》职业模块课程实训经验,他结合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重新梳理了课程目标,详细介绍了现存问题与优化的路径,并提出了完善校内实践体系、深化校外合作模式、强化师资实践能力的课改展望。
图2 王伟老师分享经验
来自体健学院的黄建良老师就《运动康复》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经验分享。从教学内容的重构、“学研训赛创”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教学评价的改革落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图3 黄建良老师介绍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体训学院选派了文慧玲教授作为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她从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实施与创新、教学成果与反馈、未来展望五个方面深刻总结了幼儿体育方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经验,充分肯定了职业模块化课程对学生实践技能显著提升的积极作用,创新设计了课程考核标准、量化的能力评价表等内容。
图4 文慧玲老师展示课程实践真实场景
谢好老师作为数体学院的教师代表分享了科技体育方向的改革经验。她紧密结合岗位重新确定了科技体育方向的三个就业定位,结合杭州建德航空小镇实践基地的实训教学案例为大家拓宽了职业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其中,实训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的具体划定、返校后的学生总结等内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5 谢好老师介绍课程目标与就业定位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彭庆文副院长做汇报。他首先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中各位老师对职业模块化课程改革探索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再次强调了职业模块化课程对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实习衔接的重要意义。他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创新创业导向、AI赋能、终身学习等关键词为切入点,提出了三点教学改革愿景。一是继续加强职业模块化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二是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课程学习与传播推广相结合;三是AI技术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此外,他还提出了学习预警机制建立、术科课程评价改革、公共课改革、师徒制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图6 彭庆文副院长总结与讲话
会议第三项议程是科研处冯晴处长分享AI辅助科研工作的经验。她从AI工具推荐、应用场景举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汇报,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兴趣,纷纷表示会后要进一步交流学习。
图7 冯晴处长分享经验
会议第四项议程是教务处陆晓燕处长分享AI辅助课程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她从自身教学工作实际与教务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她的尝试与探索,引发了专任教师与行政兼课教师等的深入思考,对当下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8 陆晓燕处长分享经验